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近日受理的一纸诉状,将特朗普时代的对华关税政策再次推向风口浪尖。全美零售联合会等六大商业团体联合起诉美国政府,指控其依据”301条款”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明显越权”。这场诉讼背后,是价值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和无数美国企业的切身利益。
法律争议的核心
诉状直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操作漏洞:根据《1974年贸易法》规定,301关税应在四年后自动终止,除非USTR经过复审确认关税仍需维持。而原告方指控USTR在复审过程中”既未征求公众意见,也未评估关税对经济的影响”。更引人注目的是,诉讼援引了2022年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太阳能电池板关税案”中的判例——当时法院裁定政府未遵守程序正义原则。
产业界的撕裂
美国制造业联盟发表声明支持维持关税,称”中国非市场行为仍在持续”;而起诉方提供的证据显示,关税导致美国企业额外支付了约900亿美元成本。加州一家自行车进口商的财务记录显示,其利润率从2018年的12%骤降至2023年的3.5%,”我们无法将全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政治涟漪效应
本案恰逢大选年敏感时期,拜登政府面临两难抉择:维持关税可能激怒商业团体,取消则会被对手攻击”对华软弱”。国会山消息人士透露,民主党内部已出现分歧,部分摇摆州议员要求重新评估关税政策。这场诉讼很可能在11月大选前作出裁决,其影响将远超法庭本身——不仅关乎3000多项中国商品的命运,更可能重塑中美贸易战的下一阶段形态。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