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24岁男子朱某第三次改名申请被驳回,其试图将现用名“朱雀玄武敕令”更改为“周天紫薇大帝”的诉求因“违背公序良俗”未获通过。这场持续一年的改名风波,将姓名权边界与传统文化符号的冲突推向公众视野。
朱某的改名历程堪称“魔幻现实”。2024年5月,他以“朱云飞”原名过于普通为由,将名字改为游戏ID“朱雀玄武”;2025年1月,又追加“敕令”二字,试图赋予名字“平安吉利”的寓意。然而,该名因包含宗教术语与帝王称号,导致其多次被误认为使用假证,甚至在求职中遭拒。此次申请的“周天紫薇大帝”更进一步,直接挪用道教四御之一的神名,其“霸气”诉求与“大帝”后缀的封建色彩形成强烈反差。
公安机关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及户籍管理规定,认定该名存在“敏感性”,易引发公众误解。律师指出,姓名权行使需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而“紫薇大帝”作为道教神权象征,其神格化特征与公民姓名属性存在本质冲突。事实上,2017年“北雁云依”案已确立司法先例,明确公民取名不得脱离姓氏传承与文化伦理。
这场改名实验折射出Z世代对身份认同的焦虑。朱某坦言,频繁改名是为“避免重名”,却陷入符号消费的怪圈。当个人姓名异化为文化符号的拼贴,其本质已偏离姓名权保护的初衷。这场风波或许提醒我们:姓名作为社会身份的基石,需在个性表达与公序良俗间寻找平衡点。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