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瓶装水市场,今麦郎以极致性价比策略占据一席之地,但其每瓶水仅赚2分钱的微薄利润,正暴露出低价战略的深层困境。
今麦郎的蓝标纯净水终端售价1元,单瓶出厂价仅0.4元,净利润被压缩至2分钱。这一策略虽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年销量超120亿瓶,但微利模式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如履薄冰。当农夫山泉、怡宝等巨头掀起价格战,天然水和矿泉水成为主流消费选择时,今麦郎的低价优势迅速瓦解。
更严峻的是,代工业务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其风险。近期,今麦郎因代工娃哈哈纯净水遭遇质量质疑,不仅被终止合作,更陷入品牌形象危机。这直接冲击其“优质低价”的立身之本,暴露出过度依赖低成本运营的脆弱性。
从行业数据看,今麦郎的困境更具普遍性。瓶装水市场毛利率普遍在40%以上,而今麦郎的净利率不足5%,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其试图通过凉白开、今矿等新品突围,但因缺乏口感优势与健康背书,始终未能打破“低价”标签。
在消费升级趋势下,今麦郎的微利模式已难以为继。若无法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升级摆脱低价泥潭,其未来或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挑战。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