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年4月25日,韩国忠州市举办的残运会因运动员盒饭质量问题引发轩然大波。多名参赛选手公开抗议,称价值12000韩元(约61元)的餐盒内仅有泡菜、海苔和青椒等小菜,未提供任何肉类蛋白质,与该国运动员膳食标准形成强烈反差。
此次争议的焦点在于餐标与实际内容的严重不符。据现场照片显示,餐盒中唯一荤腥仅是点缀在米饭上的海苔碎,而青椒、泡菜等腌制食品占比超80%。这种“全素套餐”不仅让运动员难以维持高强度赛事所需的体能,更被质疑存在歧视性待遇。涉事餐饮企业事后承认“准备不足”,承诺仅收取半价餐费,主办方则紧急追加饮料和零食作为补偿,但舆论怒火并未平息。
值得玩味的是,韩国体育代表团在国际赛事中素以“舌尖上的苛求”著称。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该国代表团曾因不满奥运村素食餐单,不惜空运1.5吨大米、0.5吨泡菜及肉类食材,并配备15名厨师组建“移动厨房”。而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韩国队更因“自带盒饭参赛”引发东道主不满。这种“双标”待遇暴露出国内赛事后勤保障的系统性漏洞。
当“泡菜国宴”从调侃变为现实,这场风波折射的不仅是餐盒质量问题,更关乎特殊群体赛事保障的伦理底线。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