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饰价格昨夜突然跳水,每克暴跌22元,创下近三年单日最大跌幅。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柜台前挤满抢购的消费者,而背后的信号却令人深思——这场”黄金大促销”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表面看,这波降价源于国际金价回调与七夕节前促销的叠加效应。但细究数据会发现异常:国内金价跌幅远超国际市场的3%波动,部分品牌甚至出现”一天三调价”的罕见操作。业内人士透露,这实则是珠宝商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提前反应——通过快速降价清理库存,回笼资金备战可能到来的消费寒冬。
抢购潮中藏着认知错位。消费者以为捡了便宜,却忽略当前金价仍比去年同期高18%。更关键的是,工艺费占金饰售价30%的行业规则从未改变,所谓的”暴跌”更多是营销话术。某品牌销售坦言:”我们只是把前两周每天1元的累计涨幅一次性回调。”
这场价格游戏揭示了黄金市场的双重属性:既是避险资产,也是消费商品。当大妈们挤爆金店柜台时,华尔街的交易员正在加码黄金空单。普通消费者追逐的”折扣”,在金融资本眼中不过是技术性调整的小浪花。或许记住一点就够了:真正需要黄金避险的时刻,从来不会提前发促销短信。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