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常州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用纸杯、竹签和缝衣针自制的留声机在短视频平台爆火,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8000万。这台成本不足5元的”土味装置”不仅成功录制播放了《我和我的祖国》,更演绎了一场生动的”生活化物理”教学范本。
原理藏在细节里的魔鬼
视频中,张老师先用铅笔在纸杯底部画出螺旋声槽,竹签做成的唱针连接着放大声音的纸喇叭。当唱针划过转动纸杯上的刻痕时,震动通过空气传导重现人声。看似简陋的装置,实则精准还原了爱迪生1877年发明留声机时的核心原理——机械波与声波的转换。有网友发现,纸杯边缘特意做了锯齿处理以增强共振,直呼”这是吃透了波动本质”。
破解物理恐惧症的良方
评论区挤满”当年有这个演示我也不会选文科”的感慨。中国物理学会理事点评:”当课本上的傅里叶变换公式变成杯中可见的声纹,抽象理论就有了温度。”更让人动容的是,张老师坚持用网购材料教具,”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科学从不需要昂贵门槛。”
教育创新的另一种可能
这堂10分钟的实践课意外引发连锁反应:多地教师开始效仿开发”快递盒显微镜””吸管光谱仪”等教具。正如教育部最新课改强调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正需要这种”把实验室搬进生活”的智慧。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