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崩”,跌破1800亿,格力电器的新能源之战,不被看好? / 暴跌92%

“闪崩”,跌破1800亿,格力电器的新能源之战,不被看好?

董宇辉事件最终以免去孙东旭,提拔董宇辉为东方文旅集团副总裁这样的一个结果落下帷幕,东方甄选也在这次风波中重新认识到了主播以及粉丝的力量。

俞敏洪也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了在粉丝经济中,个人IP的重要性。

尽管事情已经结束,但是关于职场的讨论问题还在发酵。

而孟羽童离职的事情也再度被推上热搜,不仅如此,不少网友也将她和董宇辉进行了比较,还总结了不同家庭出身最终做出的选择。

当然,孟羽童问题也再度得到了董明珠的回应。

12月14日,董明珠怒斥孟羽童登上微博热搜。

在一段格力电器大学生的入职仪式当中,董明珠再度提起了孟羽童。她在视频中表示,时我看她很勤奋,我希望她能够成长起来,所以我说你在我的身边当秘书。当秘书连一个文都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是什么秘书。

接着,董明珠又表示,借助我们的平台变成了一个网红,已经在公司起到了不好的作用。我们来了数千名大学生,没有人有这种机会。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在格力电器,所以就把她开除出去。

12月18日晚,董明珠在直播中再度谈及孟羽童时表示,“不叫用错人,是她自己的选择吧,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选。人生价值观是她自己定的,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决定的。现在很难说五年后是什么样。”

随着该事件的进一步发酵,董明珠今年三月在采访中建议立法对员工跳槽行为收取培训费的内容也再度被扒出,并且上了热搜。

对于董明珠的观点,不少网友认为,其工作思维老式。也有不少年轻人认为,不接受画大饼,只看实际获得的报酬。

也有专家表示,工作就是为了赚工资。侃见财经认为,在当下的职场关系当中,不存在所谓培养不培养一说,本质上是一种合理的等价交换,因此,董明珠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在没有竞业协议的基础上,员工自由跳槽是个人的权利。

当然,面对复杂的环境,格力电器首先要做的就是完成多元化,以保证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以免和同行差距越拉越大。

12月20日,格力电器开盘后突然“闪崩”,单日跌幅超过了7%,市值蒸发超130亿,最终收盘价格为30.8元/股。

实际上,今年以来相较于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表现并不算好,目前格力电器的市值与美的集团市值越拉越大,前者只有后者的二分之一左右。

一方面是,市场整体需求放缓,对于白色家电企业的影响是一个既定的客观事实。另外一方面则是多元化的问题。

当然,最近几年由于美的集团的多元化比较成功,从而使得美的集团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而格力电器由于核心业务一直都是空调,且在多元化道路上一直进展不顺,所以这两年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好。

本次大跌,也是市场的选择。

消息面上,12月19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受让12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格力钛约2.71亿股股份(占格力钛总股本的24.54%)的方式增持格力钛,交易作价约10.15亿元。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持有的格力钛股份不参与本次交易。

公告还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控制格力钛总股本72.47%的表决权,其中直接持有格力钛55.01%的股份,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安排,拥有董明珠持有的格力钛约1.93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格力钛总股本的17.46%)。

而这则消息,也被解读为格力电器股价闪崩的诱因。本次大跌之后,格力市值跌破1800亿关口,并且放出了巨量,成交额接近39亿元。

自五年前开始,董明珠就开始了多元化布局。

不管是手机业务还是造车业务,董明珠都看到了格力电器多元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因为各种原因,格力电器的多元化进程并不顺利。

因此,自2022年开始,董明珠又开始进行了渠道改革。

在渠道的改革过程当中,她认识到了直播的力量,也挖掘了王自如和孟羽童。在节节攀升的直播成交额面前,董明珠对于渠道改革的决心也是更加坚定。

为此,她不惜和曾经的坚定的盟友决裂。

不过从业绩来看,格力渠道的改革还算比较成功,前三季度接近10%的净利润增长也说明了董明珠渠道改革的重要性。

但是相比于庞大的基本盘,渠道改革只能解决一段时间的问题,长久来看多元化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从财报来看,格力电器的业务占比当中,空调的营收就占据了70%以上,这个营收结构对于格力而言,显然十分不合理。

拆分格力的营收结构来看,除空调之外,其主营业务还包括,工业制品、绿色能源、生活电器、智能装备以及其他业务。当然相比于空调业务,其他业务占比依旧较少,但是其工业制品以及绿色能源尚属于有竞争优势的一类。

在被问及格力新能源时,董明珠解释称,格力的新能源不是技术不行,是前任老板的管理不行,现在新能源做了几十个亿(营收),之前窟窿太大,有几十亿的窟窿。

综合而言,格力电器的动态市盈率仅有6.47倍,已经严重被市场低估。但对于被低估的格力电器,市场似乎也并未买账。其股价也一跌再跌,几乎吞噬了今年以来的所有的涨幅。

侃见财经认为,格力电器需要在多元化的进程中发力,最好是在最近几年能突破多元化的困局,如果在这个节点没能有所突破,未来格力和美的之间的差距有可能会越来越大。

同期阅读:暴跌92%,4500亿灰飞烟灭,“电子烟第一股”,仍在寻底

电子烟的赛道,彻底熄火了。

图片[1]_“闪崩”,跌破1800亿,格力电器的新能源之战,不被看好? / 暴跌92%_现代网新闻频道

野蛮生长的时代,也彻底结束。

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子烟行业,如今再难复制往日的荣光,行业龙头也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跌跌不休。

在这个电子烟的严管时代,尽管全球市场依然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困局”已经结束,爆发式增长的背后,行业早已成为一片红海。

作为电子烟行业的“晴雨表”,思摩尔国际的估值也是一降再降,这是市场的选择,也是市场的答案。如果从最高点算起,思摩尔国际股价曾攀上过89.11港元/股的高位,市值更是超过了5450亿港元;三年时间,其股价跌幅超过了92%,市值蒸发超过50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563亿元),如今其市值仅剩下了389.1亿港元。

有业内人士曾说过,电子烟行业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比较敏感,其最终路归何处尚不得而知,但若想走得更远,就必须保持克制。商业终归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任何超出能力极限的欲望,都将引发可怕的后果。

但很显然,曾经的暴利,让每一个涌入的从业者忘记了克制,强如罗永浩那样的流量人物都想来分一杯羹,结局可想而知。

经过三年的不断规范、探索与转型,行业的龙头依旧没能走出谷底。

2023年10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针对英美烟草旗下的六款vuse alto产品发布禁令。禁令要求英美烟草不得在美国宣传和销售相关的电子烟产品。这六款被禁止销售的产品,包括了3款薄荷醇口味和3款莓果口味的电子烟。

最终,这则禁令引发了电子烟企业股价的暴跌,思摩尔国际更是暴跌了17.85%

尽管2023年10月15日,思摩尔国际发布公告称,雷诺烟草已获得MDOs临时行政暂缓的批准,暂缓期间薄荷醇口味产品在美国的营销和销售可以继续。

由此可见,悬在电子烟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未除去,各国的监管依旧很容易对行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在此大背景下,市场对于行业企业的估值都会偏向保守,长期来看,电子烟行业未来只会越来越规范,利润空间也会进一步压缩。

提到思摩尔国际,就不得不提其创始人陈志平。

陈志平作为一个70后,我们很容易在他身上发现他们那一代优秀创业者的共同特征,名牌大学毕业,大公司的经历以及渴望更大的成功都是他们身上最明显的标签。

很显然,创业之路也是陈志平的最终选项。

2003年,电子烟的横空出世,让陈志平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2006年,陈志平成立思摩尔科技。

2009年,陈志平在深圳进一步深耕电子烟行业,并且抓住机会成立了麦克韦尔。尽管当时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但是国外市场的需求,依旧给了他无限的信心。

在这种背景下,陈志平开始大展身手,麦克韦尔也迅速走向了国际市场,并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不久之后,美国市场的禁令,让陈志平不得不另辟蹊径,正好日韩市场弥补了来自于美国市场的损失。直到2012年,美国再度开放电子烟市场,麦克韦尔也借机再上一个台阶。同年,为了进一步发展业务并为扩张提供资金,深圳麦克韦尔进行首轮注资,但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化。

2013年,为激励及挽留高管和员工,赖宝生和刘平昆与如今五位思摩尔的创始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陈志平直接持股70.55%,而赖和刘被允许分别保留5%和1%的股权。2014年,为寻求与业务的协同效应,已供应电池产品3年的亿纬锂能决定下场投资。

到了2015年,麦克韦尔已经挂牌新三板。2016年,麦克韦尔进行了两次私募配售,累计发行3300万股股份。完成后,亿纬锂能持股约47.5%,而陈志平持股约33.8%。2017年3月至6月期间,经过一系列做市转让,陈志平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约39.2%,亿纬锂能持股约37.5%。

2019年,麦克韦尔从新三板摘牌,然后寻求在港交所上市。2020年,麦克韦尔迎来了高光时刻,其“化身”思摩尔,在港交所上市。根据招股书显示,上市时陈志平持股为38.49%,亿纬锂能间接通过EVE BVI持股36.79%。

上市之后,思摩尔国际一路走高,到2021年1月底,该公司市值突破了5000亿港元,最高接近5500亿港元。

公司市值的暴涨,其创始人也成为了最终的受益者,根据2020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陈志平以640亿身价,位列中国富豪榜第59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电子烟首富。

在监管政策出台的前夕,电子烟行业进入门槛极低,烟草暴利诱惑之下,资本疯狂涌入。创业者们只需与上游厂商谈好订单,贴上自己的品牌,电子烟就能作为“电子产品”进入市场。

仅2020年至2021年,新新注册的电子烟相关企业数量就超过了10000家。

2021年3月,一则意见稿彻底的改变了行业的生态。

2022年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让这个原本一本万利的生意,直接进入“冰河期”。

作为行业龙头的思摩尔国际,受冲击也是最明显的,尤其是国内业务。财报显示,自2021年至2022年底,其来自于中国市场收入占比从45.4%下降到了26.3%。

进入2023年之后,国内市场营收占比不仅没能反弹,反而进一步下降。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思摩尔国际来自美国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由去年同期28.6%增加至40.2%,来自欧洲及其他市场营收占比也提升至45.9%,但来自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收入则大幅下滑96.3%,营收占比更是从去年同期的30%大降至仅1.2%。

海外市场的扩张没能对冲业绩的下滑。

根据其财务更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其前三季度收入80.02亿元,同比下滑9.7%;经调整净利12.25亿元,同比大降43.2%。

2023年4月,重要股东亿纬锂能还宣布减持思摩尔国际不超过3.5%的股份,尽管该动作并未执行,但也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当然,思摩尔国际也并非一直在等待中寻找答案,为了对冲政策带来的冲击,该公司开始大力发展医疗雾化赛道。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思摩尔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接近6.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用于特殊用途雾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开支占总开支约13.4%,用于雾化医疗及雾化美容产品的研发开支占总开支的18.5%。

侃见财经认为,尽管距离高位,思摩尔国际已经跌去了5000亿港元,大幅的下跌已经释放了企业的风险。从营收的角度而言,尽管这两年有所下滑,但其基本盘依旧牢固,因此,市场需要足够的耐心,来验证思摩尔国际的模式。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因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不是所有观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有观粉误以为我们没更新。所以,需要各位老铁在每次看文章后,在文章尾端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每天只需点一下即可。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就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不想错过“中小企业”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